Milking
烘干奶牛
干奶期是奶牛泌乳周期中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奶牛和乳房都在为下一次泌乳做准备;因此,干乳期的任何异常都会对奶牛的健康和产犊后的产奶量产生负面影响。

管理、奶牛健康
烘干奶牛
干乳期的乳房健康
在所有泌乳初期乳腺炎病例中,约有 60% 源自干奶期。因此,为了防止产犊前发生新的感染,并治愈现有的感染,奶牛应该有条不紊、小心翼翼地进行干燥。
干奶期中乳房健康受到威胁的两个关键阶段是:干奶后的第一周和产犊前一周。在第一个关键阶段,乳房的天然防御机制--乳头管内的角蛋白塞--形成,而在第二个阶段,即产犊前,角蛋白塞会慢慢消失,为泌乳做准备。角蛋白塞可防止细菌在干燥期进入乳头管。
在干燥期开始和结束时,乳房很容易受到新的感染。此外,有些奶牛在整个干燥期都不会在乳头管内形成角质栓。
干奶期良好的产奶量管理非常重要,因为高产奶量会使干奶期后发生新的乳房内感染的风险增加 100%。乳房内残留的大量牛奶会刺激白细胞集中吸收乳脂细胞碎片,降低阻止细菌进入乳房的积极性。此外,与其他奶牛相比,干奶时奶量高的奶牛由于乳头管内角质栓形成延迟,其角质栓更薄弱。
干奶处理
在干奶期进行乳房内抗生素治疗可消除现有感染,并在干奶期的前几周预防新感染。但是,由于抗生素的作用范围有限,仅靠这种治疗方法无法预防干燥期后期的新感染。Lely 在国际上进行的研究表明,乳头内部密封剂与抗生素结合使用可进一步降低新感染的风险。该产品可模拟天然角蛋白栓,有助于防止细菌进入乳头管。体细胞数(SCC)较低的奶牛也可以单独使用乳头内侧封闭剂,但在使用时必须格外注意卫生。确保在产犊后清除内部乳头封闭剂,以免堵塞物进入挤奶系统。
应与牛群兽医讨论适当的干燥处理方法,并在标准操作程序手册中注明。治疗方法取决于干奶期的持续时间、特定乳腺炎病原体的发生、治疗的成功率、牧场的具体情况等。通过在干奶期开始前和产犊后再次监测奶牛的 SCC 水平,可对干奶期疗法和管理进行客观评估,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在干奶期早期降低感染风险
- 决定干奶期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奶牛在干奶期内的产奶量。目的是将产奶量降至 33 磅以下。这可以通过及时减少精料以及降低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含量(即饲喂更多的纤维粗饲料,如干草或干牧草)来实现。有关 T4C 管理程序设置的更多信息。
- 挤奶应突然停止。不宜在干奶前继续给奶牛挤奶,每天挤奶少于两次,因为这会增加新感染的风险,并推迟停止挤奶后角质栓的形成。
- 干乳疗法应在最后一次挤奶后,在安全、清洁的环境中进行。治疗前应消毒乳头末端,治疗后应浸洗乳头。
降低整个干燥期的感染风险
- 清洁的环境:良好的卫生条件和良好的牛舍气候可防止垫料中细菌的生长/存留,以及躺下时可能对乳房造成的污染。
- 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均衡的日粮:这对保持奶牛免疫系统处于最佳水平和维持最佳体况评分(3 - 3.5)非常重要。
- 尽量减少压力:压力会降低奶牛的免疫系统。
- 最大限度地提高奶牛的舒适度(舒适的卧床、运动区):这将改善奶牛的整体健康状况,并有助于减轻乳房水肿。
降低产犊期间的感染风险
- 防止乳房水肿:水肿会损害乳房的血流和免疫功能,从而增加乳腺炎的风险。乳房水肿主要与干燥期摄入过多的 Na+ 和 K+ 有关,它们会导致液体潴留。这些离子摄入量的增加会增加低钙血症的风险。草产品尤其富含 Na+ 和 K+。运动有助于降低乳房水肿的风险。
- 产犊前漏奶的奶牛应挤奶,其初乳应储存在冰箱中:挤奶可冲掉乳头管中的病原体。此外,游离脂肪酸通过牛奶从血液中排出,降低了脂肪肝综合症和酮病的风险。